I4Jo_SunnY
Always dream. Always explore.
Sunny的小站

现代西方哲学入门【3】胡塞尔与现象学

全文12760字,阅读约需37分钟

一、前言

那么前两讲我们主要谈了克尔凯郭尔和尼采这两位思想家,那么从今天开始呢,我们就要进入“现象学”这个现代西方哲学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那事实上由此我们也进入了20世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900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年份,在这一年尼采去世、佛洛依德发表《梦的解析》,除此之外,还有胡塞尔发表了作为现象学的奠基之作《逻辑研究》的第一卷。因此可以说这一年正式拉开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序幕。

https://www.gnt007484.cn/wp-content/uploads/2024/05/ModernPhilosophy3-1-1024x549.png

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被广泛认为是现象学的创立者。他的思想为现代哲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哲学的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塞尔的学术生涯横跨数学、逻辑学和哲学,他以严谨的分析方法和深刻的理论洞见,探索了意识、经验和本质等核心问题。他的主要著作《逻辑研究》、《观念》以及其他重要论文,奠定了现象学作为一门独立哲学学科的基础,激发了后世哲学家如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等人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论,不仅在哲学领域引起了广泛讨论,还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文学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希望通过这篇对胡塞尔的思想和贡献的探讨,可以让我们简单的入个门去理解现象学的内涵及其在当代哲学中的重要性。

二、胡塞尔与现象学

2.1 现象学运动概貌

我们之前谈的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哲学革命,主要发生于学院之外,如果说他们是后世哲学思想重要的灵感来源的话,那么胡塞尔所开启的现象学运动就提供了一种学院内可操作、可传承的思想路径。这是一种以严格的方式来分析和谈论生存现实的方法,就方法意识和学科传承而言,在二十世纪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分析哲学,所以现象学极为重要。除此之外,我们了解胡塞尔也是为了打通整个哲学史的脉络,一方面因为他自身的思想很有意思,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对于后世的影响。如果我们要深入的理解像海德格尔、萨特这样我们通常会感兴趣的哲学家,那么我们也需要先了解胡塞尔,因为胡塞尔是他们思想的前提。

现象学在它的流变当中和我前面文章谈到的深受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影响的存在主义高度交融,那么之所以会有这种交融,我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使得非理性的生存面相可以得到严格的谈论。那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克尔凯郭尔也好、尼采也好都在强调我们要直面生存本身,我们要去看看我们生命的真实状况,它并不完全是理性主义者所愿意看到的那样,也不是理性主义者可以用他们的概念去完全揭示的那样,那现象学它就为这样的生存要素提供了理解的途径。可是胡塞尔自己的现象学方法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却仍然是老派的,他首先关心的是数学和逻辑的基础问题,所以现象学后来的发展其实是偏离胡塞尔的。那这又是这个运动当中非常有趣的一点,因为奠基者本身是被背叛的。

https://www.gnt007484.cn/wp-content/uploads/2024/05/ModernPhilosophy3-2-1024x549.png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曾说“现象学就是胡塞尔的偏离史;现象学的历史就是胡塞尔学异端们的历史”,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胡塞尔重要的学生都是背叛了胡塞尔的。我们知道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师徒之间的恩怨,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又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这位普拉图最重要的学生有一句最流传最广的名言就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那这个可以说点出了西方哲学的这样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即老师的学说也要被怀疑,要以被怀疑的方式来被继承。那我们如果看后来的德国哲学,从康德到费希特到黑格尔那一路的怀疑,一路的对于前人的批判,这个是西方哲学精彩的地方。

2.2 从描述心理学发展到现象学

那我们现在要谈的现象学的运动同样如此,胡塞尔最亲密的学生海德格尔无论从个人关系上,还是从现象学发展上都背叛了他。就后一点而言,我认为是有着思想史的理由在其中的,因为就数学和逻辑这一些胡塞尔的思想主题而言,其实是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的永恒话题,和当时主流的新康德主义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新康德主义其实就是把哲学化约为认识论,试图调和康德和自然科学的这样的一个学院内的哲学流派。那么胡塞尔的新颖之处在于他的现象学的处理方式,由此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全新的视野。

我们不可低估胡塞尔,但我们也要看到二十世纪的思想主题更多的是那一堆从黑格尔式的泛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里面被释放出来的那些自我、社会、历史等等非理性可纯然把握的要素。黑格尔试图以理性把它们给容纳于一体,但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发生了一次爆裂。当然说它们是非理性的也不准确,更应该称之为生存实情或生存现实。我们的焦虑和希望,我们的欲望和斗争这些要素曾经都被黑格尔纳入他的理性,就此而言黑格尔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可是在二十世纪,这样的体系不再能够容纳真实的生存现实。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和时代它是有着这样的一个共振的关系,也就是哲学的思想的形态和时代的生命的形态不能够分开来看。这些曾经被黑格尔纳入体系的要素像洪水一样奔涌而来,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所以二十世纪要在黑格尔式理性主义之外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要素。从这样一个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就能理解现象学为何要紧,同样我们也能理解现象学为何无法停留在胡塞尔。胡塞尔晚景凄凉,不仅因为纳粹掌权之后犹太人的普遍处境,也因为他感到自己没有真正的追随者。他曾经说过“我是一位无追随者的领袖”,他感觉自己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哲学流派,但是没有真正的追随者。在1931年,他甚至说自己是所谓“现象学运动”的最大的敌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要对抗的正是那些所谓的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倾向。而在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后学们那里,现象学恰恰被发展为把握这些“非理性要素”或“生存实情”的方法,这才是现象学在后世的真正生命力。

那我们具体来看胡塞尔,虽然一般他被称为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都是用德语写的,这当然没错。可是如果我们想要理解他的思想的出发点,一个重要的背景就在于他是出生于奥匈帝国一个比较偏远的城市的犹太人,他是在后来才被归化为基督徒的。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背景,因为我们知道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之后,其实德奥两边它是有一种紧张关系的。而在当时奥匈帝国的这样的一个边缘城市的犹太人,他所接受的这个文化和德国本土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这就使得他从一开始所处的哲学语境不同于德国本土,并且他发展现象学,甚至也是有意识的去对抗当时在德国的唯心论的传统。

胡塞尔他自觉接续的其实是以贝克莱和休默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的一派。贝克莱是胡塞尔上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位哲学家,然后胡塞尔后来对休谟也下了非常大的研究的功夫,评价也很高。而胡塞尔对于笛卡尔和康德这些他后来非常看重的思想家的了解,其实是深受一位老师的影响,胡塞尔也有他的老师,这位老师叫布伦塔诺,这个名字对于我们理解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胡塞尔是先在莱比锡上学,后来转入柏林大学,最后在维也纳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是在服了一年兵役之后才返回维也纳大学听了布伦塔诺的课。可以说在那之前他主要的是一位数学家,他学了很多的学科,但他的主要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和数学。虽然他对哲学有兴趣,但是还远远不是专业的研究者,直到他遇见布伦塔诺。布伦塔诺是一位杰出的哲学教师,他影响许多人并开启了不少具有原创性的研究,那么胡塞尔呢也是其学生中最著名的一位。胡塞尔跟随他读书其实也就两年时间,可是布伦塔诺决定性的影响了他的哲学道路和哲学观念。这种哲学观念就是一种严格科学的哲学观念,这个在那个年代极不寻常。因为那个年代兴起的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其实都在反对这样一种严格科学的哲学观念。那么在这样一种观念当中,德国唯心论甚至都被认为是空洞的思辨,而尼采甚至被认为是有害的思想家。

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也是现象学方法的直接来源,胡塞尔甚至一度把自己的现象学就称为描述心理学。所以在谈胡塞尔的现象学之前,我们有必要谈一下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我们在前文有谈到要理解哲学上的概念,当我们对这个概念恍恍惚惚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去找它的反概念。例如什么是描述心理学呢?我们就要找他的反概念——即发生心理学,或者翻译成生成心理学。所谓的发生心理学,其实就是我们现在通常的对于心理学的理解,这种心理学对心理现象做因果性的说明。它采取的是第三人称视角,我观察这个人他某一种心理活动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是什么,然后我去考察这种特征的原因。可是我想大家都能够理解心理现象它其实还有另一个入口,它是可以从主体内部被体验的。因此还可以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得到描述,也就是说心理学不能抛弃所谓的内知觉这条路径,而内知觉比外知觉在布伦塔诺看来更加的直接,在这个意义上描述心理学不但先于发生心理学,后者只是对于心理现象的外部解释,而且它甚至还在科学性上先于物理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我们仅能达到一个推定的程度。我们同样只能旁观。可心理现象它是通过内知觉直接呈现的。当然内知觉有它的问题,要不然也不会发展出发生心理学,不会发展出我们今天的心理学。那内知觉的问题就是它不像外知觉那么清晰,对内知觉的描述又会产生很多的误识,这当中有很纠缠的一些问题。总之,胡塞尔的现象学可以视为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那什么是现象学呢,所谓现象学(Phenomenology)是对各种现象做出描述,并给出它的逻各斯(Logos)的这么一种学科,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什么叫现象。胡塞尔意义上的现象是事物的各种显现方式,是要对各种事物的显现方式做出一种描述,那么这当中又有一个胡塞尔思想的关键概念,这个概念就叫意向性。这个概念同样从布伦塔诺那里发展而来,那么当然它不是布伦塔诺首创的,它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谈的是一切意识现象,它区别于物理现象的特征在于它有一种意向性。所谓意向性强调的是意识总是对于某物的意识,是关于对象的意识,这个是和物理现象不同的。物理现象就是它自身,顶多有因果关联,而意识现象它总是关于对象的意识。

这看起来似乎和我们直觉理解相符,可是胡塞尔对于意向性的关注菩萨对意向性的关注至少具有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意涵。

第一层是意向性突破了笛卡尔主义的唯我论困境。我们知道笛卡尔的那一个所谓心物二元论。心,它是一种不可分的灵魂实体。这个意义上它和世界是不同的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一个自我都面临这样的一个唯我论的困境。而胡塞尔讲的意思的意向性,他首先强调意识不是单一的封闭在灵魂内部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显的机制,这个就是他的现象概念,讲的是这个打开显现。意识它本身就是一个显现,意识内在的就是有着一种超出自身指向对象的结构的。

第二点,胡塞尔的意识意向性概念避免了科学主义的还原论。因为他的意向性和尼采的权力意志一样只是一个形式结构,它的具体的展现是高度差异化的。当我说我意识到我没带钥匙的时候,可我突然找到了我的钥匙的时候,这是两种不同的意向性,它本身都需要被描述。他不能简单的被还原。尼采的权力意志也是这样,我们要理解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而不能停留在权力意志这个概念,我们要看他怎么去谈道德的、怎么谈宗教的。这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包括哲学、科学都是如此。

胡塞尔的意向性也是这样一个高度差异化的概念。它有着不同的意向性的类型,不能简单的化约。比如我们看一幅画,那么这当中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觉意向性。我首先对颜色、基本的形象和材料有知觉。可是,里面还有一种独特的图像意向型。我看画里面的这个事物和我看现实中的事物。这里面有不同的意向性,叫图像意向性。这两者当然在现实中是交织的,可是首先得有知觉意向性,才会有图像意向性,可是这里显然是有两种不同的意向性。不能够简单的化约等同,而我们现在的科学对于意识的研究往往在这些问题上采取的一种还原主义的态度。就像我们现代人在道德领域,在尼采看来也采取了一种还原主义的态度。总之,胡塞尔由此开启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他甚至主张人类的一切知识领域都要经过现象学才能够得到真正严格的奠基,因为一切的事物都首先在我们意识中呈现才成为我的对象,如果我们略过了意识意向性的结构,那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就是化约的、还原的、简略的、都是成问题的。

那么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略谈一下心理学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心理学大体来说它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路向,当然也有精神分析只是比较边缘。那么如果我们回头看19世纪下半叶心理学还完全没有形成学科建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有各种有趣的路向,并且这些路向很多都和哲学有关。我们谈到的克尔凯郭尔、尼采、布伦塔诺都曾经自称为心理学家,我们谈到的胡塞尔也是从描述心理学发展处自己的现象学。而我这里再告诉大家一点,布伦塔诺其实还有另一个著名的学生就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和胡塞尔其实是同门,大家应该就可以看出心理学在那个年代的一种典范意义。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思想史的现象。

2.3 胡塞尔思想的大致分期

在布伦塔诺的决定性影响之外,胡塞尔在一封信中也表示过自己转向哲学的宗教动机,这个是通常会被我们忽略的,我们不要忘记他是一个犹太人后来才转信的基督教。我们看胡塞尔一生的工作方式会感到这背后是有着某种宗教热情的,他对于哲学的宗教热情也表现在他对哲学的极端严格性的要求。首先这个人太能写了,我们谈到克尔凯郭尔的时候,他的写作背后有一种生命的激情,胡塞尔事实上也同样如此。他生前已出版的著作有几部大块头,比如说《逻辑研究》,还有《大观念》都是巨作,但是这两本巨著只占他的全部著作的一小部分。他留下了4.5万页手写的遗稿,并且他的手写都是用简写法写成的,据研究者说,没有哪个胡塞尔研究者曾经读完胡塞尔留下的所有的文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胡塞尔的研究是没有盖棺定论的,他的现象学确实是一种进行时的形态。

那么胡塞尔的思想可以约略分作三期。

一个是所谓的哈雷时期,那个时期他主要在和心理主义做斗争,并且开辟出现象学。这个时期一直到1901年《逻辑研究》后面两卷发表;

第二个哥廷根时期,也即是他转去了哥廷根大学后,他发表了“小观念”和“大观念”。“小观念”是根据他的演讲形成的一个稿子,也即是1907年出版的《现象学的观念》。所谓的“大观念”又叫《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在这个时期他还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先验转向,这个后面我们也会继续补充。

第三个时期是弗莱堡时期,他离开了哥廷根之后去了弗莱堡,后来海德格尔也是在弗莱堡成了胡塞尔的助手。晚年的胡塞尔在弗莱堡时期还根据他的讲稿发表了《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这个可以说是胡塞尔晚年的代表作。他针对欧洲科学危机开启了生活世界这个重要的思想话题,并且从中发展出一种历史哲学。在这部书中,胡塞尔不再仅仅只谈论先验的自我,而是谈论欧洲人和欧洲的危机。

三、胡塞尔思想的决定性洞见

3.1 胡塞尔哲学路线的转向

我们要理清胡塞尔的基本思想首先要谈论他的反心理主义,因为这个是他的思想的真正的入手点。那么在胡塞尔跟布伦塔诺读了两年书之后,布伦塔诺推荐他去跟另外一位叫斯图姆夫的哲学家写教授资格论文。

https://www.gnt007484.cn/wp-content/uploads/2024/05/ModernPhilosophy3-3-1024x594.png

在德国的大学系统里面,只有博士论文和博士学位是不够的,只有写了教授资格论文之后才能真正的进入学术系统。那么这位斯图姆夫呢,他的代表作是《声音心理学》,胡塞尔他的《逻辑研究》这本书就是提献给斯图姆夫的,也可以看出斯图姆夫对他的影响。胡塞尔除了接受斯图姆夫推荐的《心理学原理》外,还在莱比锡大学就听过威廉·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奠基者)的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胡塞尔他一开始的哲学入手点其实都是非常心理学化的哲学路线。可以说胡塞尔在这个期间,他的主要的学术兴趣除了他自己原本的专业数学之外,就是心理学。所以他的这个反心理主义的斗争就让人觉得越发有趣,也会让人感到有些迷惑。他一方面深受那个年代的心理学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他又要反心理主义。

关于这件事我们首先要从胡塞尔最初的一本书开始,在《逻辑研究》之前他还出版了一本书叫《算术哲学》。我们知道他原先是数学家,但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数学的哲学基础问题。那么《算术哲学》出版之后,弗雷格这位与胡塞尔关系很好的分析哲学奠基者就批评了他的心理主义倾向。

https://www.gnt007484.cn/wp-content/uploads/2024/05/ModernPhilosophy3-4-1024x512.png

那所谓心理主义,我们在这里要给他一个明确的界定。我们可能生活中也用过各种各样的类似于心理主义这样的词语,但是所指可能是非常不同的。而在胡塞尔这里,或者在弗雷格批判的意义上,这个所谓的心理主义就是把数学和逻辑这样纯形式的学科把它还原为心理法则。为什么1+1=2?那这是一个艰深的问题。那么当时有一派的解决方式就是说这里面其实是一个心理法则。为什么a等于a也是这样,那胡塞尔在《算术哲学》当中他就试图以此为数学和逻辑奠基,而弗雷格说这是一条歧途。胡塞尔接受了这种批评,于是他转而写成了《逻辑研究》,所以可以说《逻辑研究》是在弗雷格的批判的催生之下而逼出来的这样一条思想道路。

而《逻辑研究》的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论”就是一部心理主义批判,而且可以说这一部批判是我们知道的思想史上对心理主义做的最为彻底的批判,这部批判中介了逻辑数学上的心理主义路线。他的批判非常成功,这种批判胡塞尔对自己的《算术哲学》的自我批判。可是这种批判与其说是对描述心理学的放弃(也就是早年的布伦塔诺给他指定的这个路线),不如说是对描述心理学的澄清和发展。在胡塞尔看来,心理主义的主要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心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对象。也就是说数学逻辑这当中谈的这些判断推论,它当然都是心理活动,可是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却是一种没有文化差异和个体观念性的关系。它们是心理活动没错,但是这个心理活动的内容却不是心理性的,而是观念性的。

心理学研究人的思想活动的过程和机制,而逻辑学研究的是作为观念内容的思想形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混淆这两者,就会把观念内容还原为思想活动,那在胡塞尔看来问题就大了。因为这必然会导致无节制的相对主义和无底线的主观主义,因为心理活动这里面就经验性很强了,它无法避免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那这在胡塞尔看来正是那个时代的症结所在。他的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就要针对着这样的危机而去。那么这个危机也是他一生的思想所真正要对抗的那个欧洲文明的危机。所以胡塞尔的思想看似远离生活现实,可能是我们谈到现在大家觉得最远离生活现实的这么一种思想形态,但是他最终的关切一直是时代的大问题,是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的生存危机。

其实离开这种关切就没有真正的哲学可言。哲学固然有着极为细腻的分析,可是如果失去根本的关系,那就只是一套技术,甚至是无关痛痒的思想游戏。可胡塞尔说在他澄清了所有这个心理主义的这个问题之后,这还没有澄清逻辑和数学的基础,他只是说逻辑和数学的基础不在心理主义所要找的这个范围。那他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基础没有得到澄清,那么心理主义就随时可能死灰复燃。所以他在《逻辑研究》当中还要接着往下写第2卷。

在第2卷当中,他接着要以他自己的方式为逻辑奠基,这个是这本书真正的用意所在。可是他的奠基方式初看上去也是令人费解的,因为胡塞尔仿佛又回到了心理主义的立场。这不单是我们现在一般的读者在读《逻辑研究》这本书时会感到的困惑,其实在那个时代一些重要的思想家都对此感到困惑。第1卷批判的很成功,仿佛这已经是历史的翻过去的一页。但是接下来胡塞尔说“我要为它奠基”的时候,他的道路让人觉得又非常的心理学化。

胡塞尔说要解决逻辑基础问题就需要发展一门“逻辑体验”的纯粹现象学。这里面的关键要讲什么是逻辑体验,因为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表述,我们生活中各种体验,但我们谁对逻辑有体验呢?A等于A我们怎么体验它?那我们要知道胡塞尔继承自布伦塔诺,他走的是严格的经验主义的道路。

这个意义上奥匈帝国的哲学路线和当时德国的这条路线它是不一样的。他是一个经验主义的道路,只不过它和康德相似,都说经验论者把经验想的太简单了。康德也是我们的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是经验主义者没有去分析经验本身的结构,那这个是布伦塔诺和胡塞尔要走的道路。我们的经验里面是有先天要素的,只是胡塞尔的进路不同,他沿着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分析我们的经验。比如我们看见一种颜色、回忆一段往事,或是想象一种场景,所有这些都在意识中显现,可是它们的显现方式不同,那这就是他对于意向性的分析。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思想的契机:他既不是对逻辑进行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性质的因果说明;也不是像理性主义那样对逻辑进行柏拉图主义的存在论设定

胡塞尔他没有把数和逻辑设定为超越经验的客观存在,而是描述他们在意识至中的显现方式,这个是胡塞尔讲逻辑体验的时候他要谈的东西。

3.2 胡塞尔本质直观的创造性及突破性

所以还是回到意识的意向性这个问题,那首先这种显现方式他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着自身的结构的。比如逻辑和数学,就和一种颜色的显现方式不同,我们看到红色和我们看到数字1它的显现方式是不同的,这种显现方式是有着先天性质的。第二点,这种显现方式不是理论的构造,而是我们可以直接体验的。只不过我们普通人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到这里面有差异,而胡塞尔要对它进行精确的分析。所以我们初看上就会觉得高度心理学化,但是在这里他沿着描述心理学发展出了的现象学的路径。他的着眼点不再是主观的心理,而是所有这些主观的心理当中都会呈现的那个体验的结构,那个意识意向性的结构。我们通常的体验只不过是不纯粹罢了,我们需要训练学习才会来现象学的看,才能达到纯粹意识而做出合乎实情的描述。我们通常只是看,但不会现象学的看。因为看只是看到事物,而现象学的看,是要看我们看事物之看本身的先天结构。 胡塞尔因此可以谈论“本质直观”,这是一个破天荒的概念。

我们知道直观传统上来讲是感性的,假如我看见一个人,那我有对他的直观,这个看见是一个感性的感受。而本质是概念的,比如说美这个概念,我们看到一个美人就是直观。而当我们思考什么是美的时候,我们去问什么是美的本质的时候,那我们在做概念的思考。这个意义上本质只有理性可以通达,所以“本质直观”是一个很奇特的说法(某种意义上类似方的圆)。而胡塞尔认为,当我们分析红这个颜色,分析他在我们的纯粹意识当中的意向性的形式或者显现方式的时候,我们就在直观他的本质,并且对他做出描述。这是胡塞尔的现象学最有魅力的地方。

胡塞尔讲的这个描述是我们的所有直观当中都会有的,只不过当我们没有学会现象学的去看的时候,我们会忽视它罢了。他对直观和描述的强调意味着一方面不用“因果解释”来遮蔽现象。我们现代科学的对于现象的解释走的都是“因果解释”的这个路径,那么这个路径它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有着一种还原论的倾向。不论一种显现或一种现象,它有什么结构性的差异,我们只看什么造成了它,什么处于它的发生的上游。这个意义上一定会有一种还原主义的倾向,我们对于一个美人的反应,对于一片美景的反应,我们都可以把它定位在某一种神经的表现,那这个就会是高度的还原主义。而胡塞尔这里我们看他对于现象的理解就是非还原主义,那这个在我们今天有着突出的意义。

另一方面胡塞尔的这样的本质直观的路径它不做形而上学的假设,它既不同于现代科学,又不同于传统的哲学。它不是从理论上去构造一个本质,或者从一个最高的原理来演绎来推论出一个本质,而是根据直观去描述本质,去描述意识现象的显现方式。这是现象学被称为现象学的根本原因。

他不是通过语言学或者逻辑推论来阐明概念,而是把概念回溯到直观,然后把我们的直观做现象学的纯化,从中提炼出这样的有先天性的要素。所以严格来说胡塞尔谈本质直观的时候,他的本质概念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就像他的现象概念,其实我们理解现象学最大的一个障碍可能就在于现象概念,因为我们的现象概念恰恰是和本质相对的概念。本质好像是位于现象后面的东西,但是在胡塞尔这里现象就是本质。举个例子,我们看一次杯子它总是向我呈现其中的一面,我把它转过来的时候背面永远看不到,我们的空间性的直观就一定是这样的。我只能看到一面,但是同时我会想象它的另一面,我会把它构造成有背面的样子,虽然我是永远不可能看到背面的,我把它转过来,我也只能看到新的正面,这是个现象学的经典的例子,这就是空间当中事物向纯粹意识显现的方式。

大家注意这样的描述里面,首先它没有你我之别,我看是这样,你看也是这样。其次,它不能简单的化约为大脑的机能。我们当然可以从大脑的机能,从眼角膜等等去解释视觉机制,但是这只是给他一个因果的解释,而不能够就这个事情本身进行充分的描述。那么这个特属于空间中的事物的感知的显现方式就构成了这一类事物的本质。胡塞尔甚至说哪怕上帝来看,看到的也是这样。因为如果他看到了不是这样,他就不是在做空间性的感知了,就是说如果上帝看到了这个杯子的背面,那他看到的是另一类本质,它的空间性已经消失掉了。它是不能摆脱意向性、现象等概念来理解的这个本质概念。我们通常理解的本质和现象相对,而胡塞的本质就是现象。这个本质是可以直观到的,或者它必须被直观到它才是合法的,或者说在我们这一类直观当中都蕴含着本质。只是需要分析,需要跟胡塞尔学习现象学的看,我们才能够把它呈现出来,从而进一步的描述出来。

简单来说本质直观是以个体对象的直观为出发点,转变自己的目光使之朝向一种本质性结构。不过这种看是困难的,所以胡塞尔提出想象变更来补充本质直观。意思是指我看一只杯子是这样的,那是不是所有的看都是这样的?假如我看一幢建筑物呢,或者我想象杯子另外的形状是不是这样呢?我发现空间性的直观都是这样,那这个就叫做想象变更。那假如我看一个人呢?我看到对面走过来一个人,当我把人仅仅看作一个存在者的时候,那和我看一只杯子没什么区别。可是我把他当人来看的时候,这里似乎要多出一点什么东西。那这又需要新的现象学的分析。所以通过想象变更,我们可以更加容易达到本质直观。它是本质直观的一个辅助手段,并且可以像思想实验一样来操作。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是一门本质科学,而这个意义上的本质科学它也是经验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不同类型的经验科学。

3.3 胡塞尔的先验转向

总之,胡塞尔开启了一种新的哲思方式。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回到事情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这个口号有两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带有革命性意图的。在那个年代,它首先其实是对另一个口号的回应,这个口号就叫“回到康德”(Zurück aum Kant)。那为什么要回到康德呢?因为康德之后从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德国观念论或者德国唯心论构建了一套一套的体系。那么在黑格尔的体系解体之后,学院派的哲学家提出我们要回到康德,重新来理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重新把哲学理解为认识论。那么这个意义上胡塞尔提出这个回到事情本身是对那个年代占据主流地位的学院哲学的一种回应。康德固然伟大,但是回到康德远远不够,我们要回到事情本身。

更重要的其实是它的第二个含义,这第二种含义就是抛弃一切的哲学理论活动。不要去想哲学的一些概念,而是专注于直观当中的意向性的显现方式。所有这些显现方式是我们在直观当中能够切身的体验到直观道德,胡塞尔又把它称之为“被给予性”(Givenness)。一切经验都是按照一种特殊的经验方式或特殊的意向性结构对我们显现,这就是他所谓的事情本身。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个事情本身”在德文他用的是复数,因为被给予的方式不是单一的,显现的方式不是单一的。每一种显现方式都应该得到恰切的描述,这种描述并且会成为各个科学领域的真正的奠基,那这个是胡萨尔的宏图伟业。

可是我们又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通达现象,又如何保证现象的纯粹性呢?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前面说了本质直观没有问题,但是麻烦的在于我们的看当中已经渗透着很多成见,这个是现象学的看的训练当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都会看。但哪怕在我们试图进行现象学的看、试图进行本质直观的时候,我们总是渗透着很多成见。这就是胡塞尔所谓的“自然态度”。他说我们看世界中的事物有一种自然态度,比如说当我看见我丢的那把钥匙的时候,我自然的会把这把钥匙看做我的意识之外的一个东西,这个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而他说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它也带有这种自然态度,那这种自然态度是有问题的。因为它首先预设了所谓外物是外在于我独立存在的,这种自然态度尤其会让我们忘记这个事物它首先是要向我显现的,也就是说所谓意向性的结构其实在自然态度当中首先是被遗忘的。

为此胡塞尔在《现象学的观念》当中提出了“现象学还原”,或者又叫“悬搁”。这是在本质直观和想象变更之外他又提出的一个方法概念。所谓的悬搁不是否定,不是说这把钥匙不存在,而是不下判断。胡塞尔又称之为“加括号”。我先不去判断这把钥匙是不是真的独立于我、外在于我、现实存在。而是把那个朝向对象而去的自然态度的目光给它加一个终止符,反而关注被给予性的样式,或者说显现的方式朝向意识意向性本身。这个也就是胡塞尔说的“反思态度”的确立。所以胡塞尔说要真的进行透彻的现象学的看,还需要经历这样的从自然态度到反思态度的转变。那胡塞尔也由此发生了所谓的“先验转向”

虽然胡塞尔的名词多到让人有些头疼,但我们真的去理清这些概念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他想法的内在观念是高度一致的。所谓的“先验转向”,就是把逻辑研究当中谈的那个意识对象也纳入纯意识本身。意向性概念由此就和构造概念续在一起了。在逻辑研究里面,我们会感觉这个意向性只是呈现,而在它完成先验转向之后,意向性它又是一种纯粹意识的自我构造,意识活动这个意义上就是一种先验的构造。这个显然比《逻辑研究》的这个描述要更进了一步。而意识对象是不是我们通常所以为的那个物呢?那胡塞尔的一个基本的看法就是意识对象不是我们所谓的自在之物,不是与具有意向性的心理本质不同的、被动的、非意向性的物理本质,而是构造的结果。在胡塞尔自己看来,这还不涉及到存在论的判断,因为存在论的判断首先被他悬搁掉了,但是这个意识对象要被拉入这个意识的意向性的构造当中来。这个是他从《逻辑研究》向这个“小观念”“大观念”的一个转向。

那胡塞尔由此就从一种二元论走向了一元论。从现象学还原的角度来看,二元论其实是自然态度的残余。我们在自然态度当中都是把物看作外在于我的,那胡塞尔说这个其实是自然态度的残余,只有把意识对象纳入意识活动本身当中来,才能达到彻底的反思态度。从胡塞尔自身的思想路径来看没有问题。胡塞尔最终通过先验还原达到的剩余物是所谓的纯粹的先验主题。但是,我们跟着胡塞尔走到这一步,一回过神来,我们可能突然会觉得哪里不对了。胡塞尔是不是由此落入了一种唯心主义的立场?一场哲学革命是否又重新回落到了现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旧巢窠呢,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我们在此不展开论述。无论如何,胡塞尔的先验转向是现象学运动的分水岭。从此之后,他事实上开启了一个众叛亲离的局面,他当然还有跟随者,但是那些真正有思想创造力的弟子,比如马克斯·舍勒和随后的海德格尔,这一些人都运用和改造现象学方法直面那个时代的生存现实。而胡塞尔几乎是孤身一人继续深入他的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胡塞尔对于严格科学的哲学仿佛有一种执念,他容不得任何的相对主义、任何的历史主义、任何的文化主义,可这种执念不是一种怪癖,它的背后深藏着他的伦理动机和危机意识。

发表回复

textsms
account_circle
email

Sunny的小站

现代西方哲学入门【3】胡塞尔与现象学
全文12760字,阅读约需37分钟 一、前言 那么前两讲我们主要谈了克尔凯郭尔和尼采这两位思想家,那么从今天开始呢,我们就要进入“现象学”这个现代西方哲学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那事实…
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
2024-05-21